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谁说的
幻想博物馆的管理员在馆内被暗杀,月光下,可以看到脖子上有一道血痕,凶器疑似是博物馆里的文物们,于是它们紧急召开了一场夜审。
“升堂——”
惊堂木重重落下。
“带嫌疑犯!”
嫌疑犯1号天子剑居高临下,冷哼一声,“不都在这儿?”
嫌疑犯2号焦尾琴发出刺耳的声音,“冤枉啊!这关我什么事?”
“肃静!”
惊堂木拍了一下,“焦尾琴,你不要以为本官会受人类所说那个什么功能固着心理的影响,你的琴弦同样具有攻击力。”
这么多年,谁也不是以前简单的物件了!
“所有有凶器嫌疑的文物,本官都要一一审问!”
天子剑不耐烦,“这么多文物要问到天亮啊!”
“说得有道理。”
“有道理。”
其它文物附和道。
“这,”惊堂木迟疑,“那你们可有怀疑对象?”
“抹喉,是刺客常用的招式……”天子剑幽幽地说,它还有个名字,叫秦王剑。
“刺客?”
“那不就是鱼肠剑?”
“专诸鱼腹藏剑,荆轲图穷匕见!”
“难道真是鱼肠剑?”
“有可能。”
众文物议论纷纷。
“我有不在场证明!”嫌疑犯3号鱼肠剑只说了一句,就保持沉默。
鱼肠剑有点阴郁,在博物馆的存在感很低,好在群众1号渔阳筑替它作证,“从管理员离开我们这个区,到发现管理员死亡的这段时间里,鱼肠剑都和我在一起。”
“渔阳筑和鱼肠剑是好友,所以渔阳筑的证词可信度是不是应该打个问号?”
“你和鱼肠剑有私仇,你的指证难道就有效吗?”渔阳筑反驳天子剑的话。
“放肆!”天子剑怒喝。
“我就放肆怎么了,现在又不是秦时,谁比谁高贵?”
“再说了,就算比身份,人传国玉玺都没说话呢!”
始皇帝统一六国后命李斯刻传国玉玺,李斯在和氏璧上用小篆写下“受命于天,既寿永昌!”,传国玉玺才是两千年来一直被追捧的代表至高无上的宝物。
“你……”
“你什么你!你又不是没嫌疑!”
“我才不屑干这种小人行径!”
“公堂之上不许喧哗!”惊堂木斥喝道。
“鱼肠剑的嫌疑尚未洗清,收押候审!”
“其余文物可有什么发现?”
这时,群众2号翡翠西瓜提供了一个线索。
“大人,我看到管理员最后好像拿了一个碗。”
“哦?是什么模样?”
翡翠西瓜支支吾吾地小声说了一句,“没看清楚。”
“你确定是一个碗吗?”
翡翠西瓜死劲点头,“我确实看到管理员手上拿了一个碗状的东西。”
“所有碗状的文物都上前来!”
惊堂木一看,这些文物碗还真不少,有唐代的青釉碗,北宋年间的黑釉油滴瓷碗,明朝的青花花鸟文碗,最早的还有新石器时期的陶碗,最晚的有民国的粉彩老瓷器碗等等。
“咦,这怎么还有个这么丑的碗?”
“你是何物?”惊堂木问。
那个碗涨红了脸,当然,所有文物都看不见。
“我问你话呢,为何不应声?”
“我的第一个主人,叫朱重八。”那个碗老半天才憋出这么一句话。
群众3号青花花鸟文碗疑惑,“朱重八?怎么这么耳熟?”
群众4号元代古沉船说,“那可不,这不是你老祖宗吗?”
“那不就是乞丐碗了?”
“真丑。”
嫌疑犯4号乞丐碗大声说,“我丑怎么了,我的主人比你们的都强!”
群众5号居延汉简皱眉,“大言不惭!”
“现在不是讨论这些的时候,那碗,本官问你,管理员最后是不是与你在一块?”
“是……”乞丐碗垂头说,“但我真的没有杀他!”
“既然是你最后与管理员在一起,还不是你杀的人?”惊堂木拍案,“从实招来,可免你一顿皮肉之苦!”
“我真的没有杀人!”
“我一个碗能怎么杀人?”
“你别忘了,你有缺口,缺口锋利,足以划破管理员的脖子!”
“那我有什么杀人动机?”乞丐碗激动地说。
惊堂木顿住了,对啊,还要有杀人动机?
“鬼知道啊,说不定是仇富呢?”翡翠西瓜嘟囔了一句。
“你少胡说八道了!”乞丐碗气得要裂开了。
“行了,也不能排除乞丐碗的嫌疑,收押候审!”
线索到这里又断了。
“要是有个人在管理员待的那个房间旁就好了,不,哪怕在外面都可以听到一点声音。”
“还真有。”
《清明上河图》指了一个方向。
众文物往那个角落看,没看到什么。
“谁啊?”
“夜壶。”
这个明朝的夜壶一直在角落里待着,突然察觉到那么多文物的目光朝向它,猛地抖了一下。
“怎,怎么了?”
“本官问你,你可曾听到管理员生前有什么声音吗?”
“有听到管理员他弟弟来找他,有争吵声。”
“还有吗?”
夜壶仔细回想,“好像还提到文物、金子、衣服……”
“文物?金子和衣服?”
“有什么文物和金子和衣服扯上干系?”
“不会是……”
“金缕玉衣!”
“什么事?”…点击卡片继续阅读
受命於天既寿永昌
首先,我们要明确的是。这里说的传国玉玺,指的是那枚,由秦始皇开创。然后,在封建朝代流传,直到后唐时期消失的,象征着绝对皇权的传国玉玺。
史书记载:公元936年11月的一天。后唐末帝李从珂,怀揣着传国玉玺,登上了洛阳的玄武楼,引火自焚而亡。传国玉玺,也在冲天的火光,中失去了踪迹。
随后的历代封建王朝,这枚传国玉玺,虽然多次的被挖掘发现。但是,通过史料佐证,分析。这些多次的被发现,都被认定为赝品。因此,传国玉玺的踪迹,仍然是个谜。
如果,现如今,传国玉玺能够被找到。那她的价值,自然很多人都有答案,无价之宝。
当然,作为一个物品。相关人员,可以通过传国玉玺的材质,工艺,年长等诸多方面。给传国玉玺,估算个几亿几十亿甚至百亿的价格。通过货币的价值,来体现她的实物价值。
不过,作为一个历史文物,那传国玉玺的价值,就真的是无价了。在她的身上,诸多的历史谜团,等待着揭开。
例如,关于她的制作材质为何?是和氏璧,和田玉,还是蓝田玉?她的刻字,是否是李斯所书“受命于天,既寿永昌”八个小篆字。她究竟是螭虎为纽,还是单纯的龙纽?她是不是材质奇异,大火无法焚毁的?
王莽篡汉后,她是否有被王政君摔缺了一个角?王莽是否在这个缺角处镀金?
曹丕篡汉后,是否在传国玉玺的侧面。命人雕刻了:大魏受汉传国之玺,这几个字。
后赵开国皇帝石勒,有没有命人。在传国玉玺的右侧,加刻“天命石氏”这四个字。
综合,以上诸多谜团。可以说,围绕着传国玉玺。她本身拥有着非凡的意义,和特殊的历史地位。
受于天命既寿永昌出自哪里
清当年都城本在沈阳,迁都北京是多尔衮做的决定。权势顶峰的多尔衮有两次争夺皇位的机会却被他一时心软放弃,守护“继子”顺治帝上位,却在死后被尊他为“皇父摄政王”的顺治帝疯狂报复,削爵抄家,挖坟鞭尸。这是为啥?
?
多尔衮是辉煌又点背的典型代表。
第一次临皇位很近,是努尔哈赤去世的当天。据史书记载,当时努尔哈赤是留下了遗诏的,命十四子多尔衮继位。
但努尔哈赤去世的时候,身边只有阿巴亥大妃(多尔衮的亲妈)一人在场,没有旁人能作证。所以她传的遗诏,遭到了以皇太极为首的众人的否认。
皇太极还命令阿巴亥大妃立刻给努尔哈赤殉葬。
当时多尔衮只有十四岁,羽翼还未丰满,既保不了妈妈,也保不了自己。
在努尔哈赤死后的次日上朝时,皇太极立刻官宣继位登基。少年多尔衮不哭不闹,表示效忠于皇太极。
他韬光养晦,立下了赫赫战功。“攻城必克,野战必胜”。
他还曾经得到了秦始皇时代流传下来的传国玉玺。这玉玺正面刻着“受命于天 既寿永康”八个字,是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凭证和象征。
但是他没有私藏,而是进献给了皇太极,令当时的皇太极既高兴又感动。
得到玉玺后,皇太极改“金”为“清”,正式称帝。
而这个时期,多尔衮在外南征北战,对内治理朝政,能力和实力都有了巨大的飞跃般的进步。
1643年,皇太极悄无声息猝死在盛京了,年仅52岁,匆忙间连继承人都没有确定,于是多尔衮面临了第二次登上皇位的机会。
其实当时按照势力比例来说,多尔衮如果强争皇位,并非无望。但是八旗之内必定会内斗,损伤整体的元气。
或许当时,多尔衮不想在纷争中失去统一中国的时机,或许是他另有迂回的想法,总之,他同意了由七岁的皇子福临登基作顺治皇帝,并且下令迁都北京。
电视剧里说,他和顺治的妈——孝庄文太后有暧昧,虽然也没有正式的记载说“太后下嫁小叔子”,但是正史中,多尔衮称谓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:从叔父摄政王,到皇叔父摄政王,又到皇父摄政王。
由此可见,尽管后人说不清楚多尔衮和顺治妈到底是什么关系,但是这么看,多尔衮的确当过顺治皇帝的“后爸”。
可惜,这个后爹死后没有好果子。
多尔衮出猎古北口的时候,从马上掉下来摔坏了,不久就去世了。
而他的“继子”顺治,上台第一件事就是列举他的十大罪状,削了他的爵位,废了宗室之名,把财产全部没收,把他从坟里挖出来,用鞭子抽尸体,还把脑袋砍下来,将尸体吊起来示众
现在想来,这顺治是有多恨自己的“后爹”啊,都已经不顾天子的分寸和脸面了。
其实多尔衮是个悲情的人物,他先是为大清四处征战,带领满人入主中原,又兢兢业业地治国理政,为后面大清的繁荣奠定了基础。
死后却没落到好,遭到了含恨已久的少年天子的疯狂报复。
到了乾隆年间,顺治的太孙——乾隆爷才替他平反,恢复“睿亲王”封号,评价他“定国开基,成一统之业,厥功最著。”
这也算是对戎马一生的多尔衮的一番安慰吧。
?
?
关注我,读史使人明智,鉴过往以知未来